失落前幾天,一位定居花蓮,多年不見的老同學來台北,匆匆約了幾個同學小聚,談話內容總是不免提提同窗時的點點滴滴,和交換其它同學的近況,這就好像是同學會的標準腳本,而多年來我發現有趣的事是,有的人除了年齡增長了些,整個人可以說完全沒有任何改變,這對我而言是很不可思議的事,而更有趣的現象是,越是沒有什麼大改變的人,是越發喜歡打聽別人的狀況。十幾年前,在一次飛往溫哥華的飛機上,鄰座的一位老先生,大概是因為睡不著,一直找我聊天,他的妻子就與他比鄰而坐,但他仍不諱言的告訴我,他的女兒年紀跟我差不多,現在的妻是繼室,並滔滔不絕的述說著他一生的故事,我實在是太疲倦了,一來想結束談話,二來也很好奇,為何一個老先生會對一個陌生的女子如此無顧忌的傾訴私事,於是我反問了一個問題:「如果讓辦公室出租現在的您回顧一生,您會如何形容自己對人生的感覺?」他的情緒忽地的由最高處往下降,竟帶著些許落寞的口吻回答我:「人生真是如夢一場」,於是我們陷入了沈默,而這個畫面也從此深留在我的腦海裡。人到了一種年紀,慢慢的,真的感受到生命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在面對著「失去」的現象,我時常會自問,「自己最害怕會失去的是什麼?」而答案也是一直在改變。最近因為跟一個朋友有一些衝突,在自省和整理之後,我決定與這個朋友保持距離,因為我要選擇站在正義的一方,我告訴自己,我不要為了一個不明是非的所謂朋友,而失去我一直擁有的正義感,也許我這樣的選擇將使我們的朋友關係結束,但是我不想勉強我自己趨炎附勢,我想起我很喜歡的一部阿根廷的輕歌劇「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麗亞」裡的一段對白:「再見!是說在令人難過時,九份民宿而不是終結時。」生命裡的「失落」,的確是一個嚴肅的議題,也或許是因為「失去」的感覺來得比較強烈,總易造成人們苦陷在「挽回」或「對抗」的迷思裡,事實上瘋狂的填補或去逃避空虛感,反而只會讓人更加精疲力竭,有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讓我深有同感的話:「生命只要不執著就會很活潑」,然而,要如何學習才能洞察自己執著的心念及躲在執著背後的「未了情結」,而學會真正的不執著呢? 在我學習心裡諮商的過程中,我們除了不斷的練習諮商技巧外,同時也不斷的在處理自己許多的生命議題,結果發現每一個人處理最多的共同議題就是「失落」,好的諮商和治療,不只是針對當下的問題去尋求解決之道,而是讓人有能力看到問題表象後的真相和懂得運用所學來啟動生命的能量。這些年來,生命經歷了許多的變數,我常會深刻的感受到人的有酒店經紀限性,但是,對「失落」這個議題,我仍非常的確定,唯有接受和面對的勇氣,才能讓生命真正長出智慧。一直以來,我幫助自己或別人處理「失落」這個議題時,都是延用一樣的方法——「哀悼」已逝去的,「感謝」曾經有過的,然後慢慢學著「放掉」,當然,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儀式有它的意義,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哀悼」儀式,都是藉著一種外在的行為,帶領著內心去面對和接受那份生命裡的失落。「感謝」則是一種正面思考的能量轉化,而在感謝之前,是必然先得處理「憤怒」的情緒,憤怒其實也是生命裡一種有用的能量,不需要去害怕表達或刻意壓抑它,只是一定要尋求安全及專業的管道。事實上,最困難的就是在「放掉」( let go )這一環了,因為在過程中有可能會挖掘出更深沈的意識層問題,這也就是屬於我常提到的「靈性」層面的酒店工作議題。我們嘴裡常說著「心靈」,卻很少洞察到我們的心即是我們的靈,也因為不覺察,而經常讓許多情緒干擾我們的心,蒙蔽我們的靈。面對生命裡的「失落」的確是很痛苦,然而,也只有痛苦才能帶來靈醒,這就如佛家所說的「由苦生慧」,如果我們可以學習去面對而不是逃避這痛苦,在一點一滴吞下了痛苦後,心裡的那個破洞就能慢慢的癒合,在癒合的過程裡,我們將由撕裂的心痛轉化為溫柔的心酸,然後,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流下的眼淚不再是悲傷,而是一種溫暖,那是因為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本質,更因為領受了生命的豐富滋味,於是生出一份對生命由衷的感謝,我想這就是所謂的「知味」吧。by 王夷倩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室內裝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w98zwr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